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促进残疾人就业,根据《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保障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缴纳的资金。第三条 保障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出台多项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完善帮扶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残疾人自主创业;开发专门岗位,培训工作技能,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整合平台资源,优化各项服务,鼓励残疾人灵活就业。在人社部将会同中国残联等部门,深入贯彻《“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努力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主要是做到“四个强化”:l 强化政策扶持。l 强化技能提升。l 强化就业服务。l 强化权益维护。在视力障碍...
《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明确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残联厅函〔2022〕63号)自2022年3月1日起印发执行,文件旨在推动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工作规范开展,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 2022年3月开通的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系统已实现全国统一标准接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意味着残疾人就业审核信息全国联网,可杜绝多地重复安排就业、...
残保金全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是残联征收的,一般由税务局代收的,是企业缴的税的一种。也可以说残保金是一种税,一般是由企业主动向税务局申报残保金,因为残保金是残联委托税务局代为收取的(上海除外),所以不交残保金也可以理解为不交税。近些年,很多企业家都有这样一个共鸣:企业越来越难做了。随着近年大环境的影响,多数行业都在陆续进行或已完成线上化的转型。但随着公司的转型发展,所要面对...
l 残保金如何理解残保金全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所在地规定比例的,需要申报缴纳残保金。残保金是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用于残疾人就业,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的资金。 l 残保金用途有哪些残保金主要用于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个体经营和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适当补助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业务经费开支;对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有突出贡献...
一、劳务派遣用工人数的限制依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相关规定,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前款所称用工总量是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二、企业所得税方面1、从业人数的统计在判断企业是否适用《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如何缴纳?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多少残疾人就业?企业在什么情况下不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国家对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有哪些优惠政策?有简便安置残疾人减免残保金的方法吗? ......下文为大家解答10条“热点问题”: 1. 《残疾人就业条例》是如何制定,该《条例》中的残疾人就业是指什么? 《残疾人就业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所制定的。该《条例...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残疾人就业是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残疾人就业规模总体保持稳定,残疾人就业质量逐步改善,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80.8万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指出,2022—2024年共实现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万人。残疾人因身体障碍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促进残...
来源:中国残联教就部 一、《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残联发[2021]51号)(以下简称“办法”)的制定背景是什么? 答: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法定义务。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保障残疾人就业义务...
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活动主题是:就业优先,平等共享。活动旨在提高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能力和就业潜力的认知,营造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良好氛围;扩大残疾人就业扶持法规政策知晓度,提升促进残疾人就业专项行动的影响力;促进用人单位履行安排残疾人就业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激励残疾人自立自强、就业创业。我国目前有8500万残疾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在巩固残疾人事业发展良好态势的基础上,继续将残疾人事业...